人人學雷鋒 處處是“鋒”景
——兵團職工群眾接力續寫“雷鋒的故事”走筆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馬雪嬌、實習生張穎
為獨居老人理發、給職工群眾普及健康知識、為孩子們講述雷鋒故事……連日來,在兵團,“人人爭做雷鋒”的熱潮正不斷升溫。
3月1日,五師八十九團社工站的工作人員來到雙河市康和養老院開展學雷鋒活動。圖為八十九團社工站工作人員胡娟(右)在為養老院的老人梳頭。冉雙國 攝
三月初春,清風徐來,雷鋒精神的種子正在兵團播撒、發芽,茁壯成長。一場場形式多樣的“學雷鋒”文明實踐活動春風化雨,一支支志愿服務隊伍引領文明新風尚。在兵團各師市、團場和連隊,職工群眾接力續寫“雷鋒的故事”,學雷鋒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示范帶動 傳承弘揚雷鋒精神
3月11日,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前往石河子市向陽街道22-2社區雷鋒精神傳承館參觀學習。
學生們認真傾聽一個個感人故事,在雷鋒生前的照片、文物、事跡報道等珍貴資料前駐足凝視,細心觀看,重溫雷鋒事跡,深切緬懷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通過聆聽講解、觀看資料和實物等,參觀者對雷鋒生平事跡有了更深的了解,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禮。
該館自建成以來,每天都會迎來不少參觀者。來自不同行業的參觀者來到雷鋒精神傳承館,聆聽雷鋒故事、感悟雷鋒精神,懷著敬意而來,滿載收獲而去。
石河子市向陽街道22-2社區黨委書記夏中華說:“雷鋒精神以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教育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成為深深烙印在骨子里的精神印記。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模’。”在他看來,雷鋒從未走遠,雷鋒就在我們身邊。
春暖花開時節,走進兵團大街小巷,各師市以公益宣講、流動展覽、社會教育等多種形式,弘揚雷鋒精神,奏響新時代傳承弘揚雷鋒精神的新樂章。
一首首歌曲在回響,一場場主題活動蓬勃開展,“學雷鋒”熱潮不斷升溫。
在六師五家渠第五中學,六師五家渠市關工委“五老”講師團以《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為題,從雷鋒苦難的童年、翻身得到解放,參軍入伍的成長歷程以及雷鋒精神等多個層面進行解讀,給孩子們詳細講述了雷鋒故事。“五老”講師團成員通過生動有趣的互動提問,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引導孩子們走進現實生活,尋找身邊的雷鋒。
學生趙平說:“通過這次活動,我對雷鋒精神有了進一步認識,我們應該向雷鋒叔叔學習,熱愛祖國、樂于助人,把雷鋒精神傳承下去。”
聽雷鋒故事、說身邊的“雷鋒”人物……在兵團,職工群眾將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讓雷鋒精神綻放光芒。
清風徐來,雷鋒精神歷久彌新,在接力奉獻中發揚光大。
一抹“志愿紅” 溫暖三月天
近日,七師一二五團養老院里一片喜氣洋洋的熱鬧景象。
3月15日,二師三十一團總工會聯合該團司法所、團委等部門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圖為志愿者向過往群眾發放相關宣傳資料。姚國斌 呂芳娟 攝
一二五團雷鋒車隊的志愿者和團場中學的小志愿者們“大手”牽“小手”,一同走進該團養老院,為老人送上牛奶、八寶粥等慰問品,大家或幫老人打掃衛生,或給老人理發,或陪老人聊天,到處洋溢著溫馨歡樂的氣氛。
一二五團養老院院長單淑梅說:“這幾年,雷鋒車隊的志愿者們經常來養老院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讓我們感覺很溫暖。”
一二五團雷鋒車隊成員有連隊“兩委”、團場職工、個體工商戶、退役軍人等,遍布各行各業。自成立以來,車隊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積極參與各項公益事業,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范俊超是一二五團雷鋒車隊隊長。最初他選擇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組建雷鋒車隊,就是想為社會多作貢獻。“希望用我們的滾滾車輪去幫助別人、傳遞愛心,也讓更多的人能夠加入我們,傳承好雷鋒精神。”范俊超說。
一二五團雷鋒車隊成立至今,免費幫扶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人群千余人,累計開展志愿活動30余次。
在這個春天里,記者從無數志愿者無私奉獻的故事里,感受新時代雷鋒精神之光。
在四師可克達拉市金山街道辦事處工作的西部計劃志愿者田也,近段時間也積極籌劃著各類志愿活動。
田也從事團委、工會等工作,以前經常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很快她就從一名志愿服務參與者變成了組織者。如今每到節假日,她都會與轄區單位志愿服務隊聯系,開展多種志愿服務活動。
在一次活動中,由于義務理發的志愿者人數不足,不少前來理發的老人失望而歸。田也便通過觀看視頻自學了理發技能,在志愿服務中發揮所長。
“學雷鋒做好事,不應該是特定日期才做的事,而更應該融入日常、化作經常。”田也說。
雷鋒精神賦予田也火一樣的熱情,也“點燃”了她身邊的同學、朋友,金山街道辦事處志愿服務氛圍日益濃厚,越來越多的同事加入志愿者行列。
連日來,在雷鋒精神的滋養下,以扶老助殘、幫困解難、便民利民等為內容的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正如火如荼在兵團全面展開。
一樁樁、一件件看似平凡卻溢滿感動的“小事”,共同組成了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強勁脈動。
廣大職工群眾、青少年學生積極踐行新時代雷鋒精神,匯聚起志愿服務的磅礴力量。他們用平實的語言、溫馨的舉動,續寫雷鋒故事,弘揚雷鋒精神,傳遞光與熱,用實際行動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夯實陣地 志愿服務全覆蓋
春風送暖,行走在大街小巷,志愿者的身影隨處可見。
他們或在擁堵的路口冒著凜冽的寒風疏導交通;或在敬老院里為老人舉辦生日會;或在困難群眾家中幫扶慰問……一張張“雷鋒”面孔,一抹抹暖心“志愿紅”,溫暖著每個人。
3月5日,南疆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營銷稽核中心與一師阿拉爾市幸福路街道桃源社區共同開展“保護母親河 ‘志’在心中 ‘愿’在行動”志愿服務活動,傳承弘揚雷鋒精神。圖為青年志愿者對塔里木河大橋附近河灘的白色垃圾、生活垃圾進行清理。張壯壯 攝
3月4日,在一師一團金銀川鎮,愛心義診、公益理發、政策宣講、法律援助等多項志愿服務項目吸引了大批職工群眾。一師阿拉爾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連隊、社區的31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共同開展“三月春風暖人心 雷鋒精神永傳承”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們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和專業優勢,為轄區居民提供便利、貼心、細心的服務和幫助。同時,將愛心義賣物品所得善款捐贈給轄區的困難兒童,傳遞愛心力量。
微光成炬,志愿暖心。近年來,兵團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滿足職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著力把學雷鋒活動與志愿服務有機融合,賦予雷鋒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連日來,七師一二六團醫院家庭醫生分隊開展“雷鋒精神我傳承”健康服務活動,為轄區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健康狀況評估以及保健指導。圖為3月5日,該醫院家庭醫生分隊入戶為老年人提供心電圖檢查、抽血驗尿、測量血壓等免費健康服務。成昕 劉玉英 攝
四師六十四團十一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以來,緊緊圍繞黨的政策、法律法規、扶貧幫困、鄉村振興等內容,每月組織安排志愿者開展主題活動。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各類主題文明實踐活動100余次,參與人數2000余人。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民,實踐站的志愿者們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傳播黨的聲音。他們始終把滿足職工群眾需求作為文明實踐方向,針對獨居、孤寡等特殊群體,開展“敲門”服務活動,為獨居老人送溫暖。
近年來,兵團大力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著力夯實志愿服務基礎,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8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453個,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師市、團場(鎮)、連隊(社區)三級全覆蓋,志愿活動蓬勃開展,志愿精神蔚然成風。
一場場新時代文明實踐學雷鋒接力活動綿綿進行,廣大志愿者以雷鋒精神為指引,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濃氛圍中,以潤物細無聲的姿態呈現文明風景、踐行文明承諾、傳遞文明清風。
記者手記:
陽春三月,注定與一個溫暖的名字相約——雷鋒。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他的事跡深入人心,他的精神如春日朝陽,滋養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雷鋒日記中的這段話,影響了無數普通人的成長和人生。
在兵團各城市、團場連隊,一次暖心的志愿服務,一次斑馬線上的攙扶,小到鄰里街坊間的互幫互助,大至陌生人之間的無私援助,奔走在大街小巷的志愿者用真情匯聚成一縷縷陽光,處處都能看到溫馨的場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弘揚雷鋒精神,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好的方式。
微風正熏,暖春踏來,“雷鋒月”的到來,為春日里的兵團,更添了一份溫暖的色彩。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雷鋒精神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擴展。“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德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馬軍武、全國“最美公務員”苑小靜、主動退還捐款的苗彥彥……兵團各個領域、各條戰線,一批又一批雷鋒式的先進典型不斷涌現,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如火如荼,到處閃現著“雷鋒”的身影、閃爍著“雷鋒精神”的光華。
目前,兵團各行各業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7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24人,表彰兵團道德模范140名,發布“兵團好人”220名,106人榮登“中國好人榜”……正是他們,把榜樣變成鮮活的形象,勵人心志、催人奮進。
從一批批時代楷模、最美人物,到不斷涌現的身邊好人,兵團各族職工群眾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雷鋒精神。
穿越時空、歷久彌新,雷鋒的名字依然閃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向陽而生、從善如流,用實際行動接力書寫著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為兵團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